观展记︱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身在当代更需填补历史的空缺

    来源: 澎湃新闻

      原标题:观展记︱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身在当代更需填补历史的空缺

      10月9日下午,我应邀参加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行的“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开幕式。这次展览是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工业和信息化部(后文简称工信部)共同主办的,由**北京市西城区委、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承办。尽管展览的第一站实际上是在国庆节前的沈阳,但在首都北京办展,意义自然不同。工信部苗圩部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都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工信部首任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也参加了开幕式并观展。因此,展览的规格不可谓不高。工业史研究近年来在学术界很冷门,在经济史研究领域里远远比不上财政史、金融史乃至农业史热闹兴盛,因此,作为工业史研究者,我很高兴看到能有国家级的工业史展览举办。更何况,展览突出的主题是“档案”,这对于历史研究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苗圩部长的致辞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在现场听到“起家”这个多少有些口语化的词语,我感到很接地气。工业或者说制造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动态的经济部门,这一点亚当·斯密早就认识到了,尽管他据此认为制造业是不自然的而更推崇农业。亚当·斯密之后的马克思、恩格斯真正见证了工业革命的展开,在《共产党宣言》里对工业经济的竞争气质有了更生动的描绘。所以,“起家”这个词很传神地诠释了工业史的核心特征。自19世纪中叶以来,那些致力于发展工业的国家就和企业一样,要策划,要经营,要在市场上纵横捭阖。当前的世界形势,也很清楚地印证了这一点。

      

      展览一角

      由于展览禁止拍照,我只能靠文字来描述了。根据官方介绍,这次展览通过1300余件展品,包括部分首次公开的历史档案、重要文献、珍贵图片和实物模型,回顾了从1931年官田兵工厂创办开始的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展览名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因此主体部分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工业发展史,但也向前追溯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兴办工业的努力。据我所见,展览的1300余件展品,绝大部分还是档案馆和企业提供的高清图片,并有部分档案文献的仿真复印件。对历史学研究者来说,我们日常利用的档案大部分都是成捆成堆的发黄文书,这次展览自然不会呈现如此学术化的景观。但对于一般非学术界的参观者而言,展览还是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毕竟,普通公民接触历史档案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观展者就对各种档案的复制件啧啧称奇,说这是他以前都没见过的。比如,有一份第一汽车制造厂文件,系《上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年产三万辆先导厂入手建设十五万辆轿车工程项目建议书>》,就很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第一汽车制造厂上马轿车项目的考虑与方案,即使运用于学术着作中也具有完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展览近乎于一次公共史学的实践了。而且,据工信部王新哲总经济师告诉我,展览之所以要与档案馆合作,是为了强调历史的真实性,用证据告诉人们中国工业是怎么发展壮大的。这一主旨与历史学专业研究的原则完全一致。我对于主管中国工业大军的司令部工信部有如此遵循史学原则的办展思路还是感到非常高兴的。当代史研究囿于其特殊性,是特别需要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否则学者们很难掌握到原始史料。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虽然并非专门面向学术研究的展览,但政府部门能够将档案意识贯彻于对工业史的展示中,令我对未来学术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感到某种乐观。

      

      展出的《深圳特区简讯》

      另一方面说,学者们是太强调对于文字档案的使用了,这一点从一篇篇论文和一本本专着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图片档案同样是重要的史料。不管持何种立场,不管要不要理论,也不管隶属于采取什么研究方法的学派,研究历史最基本的工作还是还原历史,即所谓重构历史图景。然而,还有什么比图片更直观的“图景”呢?研究古代史和近代史不可避免会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缺乏照片与影音资料,但研究当代史就完全不同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照片与影音资料,应该是研究当代史的学者们要探索的课题。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以图为主,在学术层面也不无价值。至少,一些照片展现了早期机器设备的形制,展示了历史上的生产场景,这对于相关研究还是提供了可以追索的细节。我自己觉得非常有价值的一张照片就是沈鸿和他的机床。沈鸿是上海的一个小老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绝大部分内迁的企业家都去了国统区,沈鸿是少有的奔赴延安的资本家,他带到延安的11台机床,成为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沈鸿主持制造了九大设备,亦是中国工业打破封锁、自力更生的佳话。这些历史我很熟悉,沈鸿的文集我也有收藏,也查阅过关于他的史料,但基本上都是文字性的,在这次展览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他带去延安的机床是什么样子的,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愿望。再比如,有一张照片展示的是1948年11月中国共产党接收的原日本伪满洲航空株式会社的工厂场景,那一片残垣断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工业的基础。

      展览分为如下9个部分:第一编“新中国工业的红色基因”、第二编“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局”、第三编“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第四编“‘文革’时期的中国工业”、第五编“改革开放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六编“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七编“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第八编“踏上新征程,走进新时代”,以及总结性的第九编“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这个历史阶段的划分是政治性的。不过,1949年后,中国大陆建立的新体制,使包括工业化在内的经济活动本身就脱离不了政治,故而这种划分在学理上亦不乏依据。当然,作为职业研究者,如果是我来设计展览,大概会使用一些别的词句来概括每一个对应的历史阶段。

      从专业角度看,我认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突出了中国工业史的“当代性”,这既是中国工业演化历程的显着特征,又是学界对工业史研究的薄弱之处。目前,由于“原始工业化”等概念的风行,学界对“工业”的认知往往泛化,把传统上被称为手工业的经济形态也一并视为工业。这种泛化的工业观并不是没有它的合理性,我自己在设定若干条件的前提下也表示认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显然是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新的经济部门。在这样的界定之下,中国工业史只能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办军工厂算起。毋庸置疑,从李鸿章到张之洞,从张謇到周学熙,从荣家兄弟到简氏兄弟,近代中国涌现出了一批身份各异的人物,推动着农业古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前行,并留下了一批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工矿企业。那种认为近代中国造不出火柴等基本工业品的传统教科书上的说法过于夸张。然而,同样的事实是,近代中国的工业企业确实只是农业经济汪洋大海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几个孤岛。中国工业化的大规模与系统性启动,要等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而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工厂”的演变,甚至要到1978年才步入轨道。因此,中国工业史最重要的篇章其实集中于当代,而1949年后中国大陆政治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也使中国工业史的“当代性”应该得到更严肃的对待。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当代档案在利用上受到的种种限制,以及大量当代史史料本身还来不及保存就随着中国社会剧烈的变动而流散,学术界对于中国当代工业史的研究要远远滞后于对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这种研究上的不平衡,将导致对中国工业化进程整体认知出现偏差。因此,我十分希望这次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成为一个契机,既引发各界对中国工业史产生更多的关注,又推动工业、档案等部门与学术界合作,为更好地研究中国工业史尤其是当代工业史创造有利的条件。

      

      金陵制造局老厂房从这次展览来看,由于其官方背景,更多地展示了包括装备制造业、国防工业、重化工业、能源工业在内的工业部门所取得的成绩。当然,这些工业部门确实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国防工业的战略性自不待言,就以装备制造业来说,提供的是各种其它工业部门生产所必须要用到的机器设备,可以说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心脏。而重化工业与能源工业,看似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只要我们在使用电,就可以想得到它们是普通人无时无刻不能离开的工业部门。然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以及能源工业都是在1949年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发展的,近代中国工业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为主导产业的格局乃是常识。但这就使得目前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工业史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仍将目光集中于棉纺、丝绸、面粉、烟草、火柴等行业,对钢铁、煤炭、水泥、轻化工亦有涉及,但研究机械、石油等行业的屈指可数。所以这实际上无法解释诸如江南地区是怎么从手摇纺车纺纱发展到核电装备制造的,只能笼统地说江南地区有历史传承,但这种长时程的历史中充满断裂与转折,并非尽是延续与传承,而我们的历史知识显然存在着大量细节性的空缺与断档。即使以纺织业来说,1970年代以后化纤工业的兴起,依赖的是大规模技术引进条件下的重化学工业的发展,这与史学家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近代纺织业也完全不同了。因此,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既展示了目前中国主导性工业部门成长的历史,又提示着我们这些专业研究者还有大量补课性的研究工作要去做。

      

      中国制造的红旗牌轿车目前,工信部正在推广工业文化,此次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亦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工业文化是工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文化积淀,其中较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工业遗产。不过,人们提起工业遗产,想到的往往是废弃的厂区、陈旧的机器、破败的车间以及利用这些工业风元素改造成的创意园区。实际上,档案文献本身也是重要的工业遗产,而依托档案文献反映的工业史则被归为非物质工业遗产。工业社会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充其量还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但工业社会在各个地方也产生了自己特有的生活形态、价值观和集体记忆,而这些文化因子对于社区的维系也好,对于工业的持续发展也好,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工业遗产中那些非物质的文化因子具有穿透时空的影响力,其实际功能甚至要大于那些有形的旧厂房与老机器。所以,依托工业文化这个概念的指引,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其实也是有效利用工业遗产的一次极佳的尝试。

      据我所知,在北京站之后,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还将移师南京、上海、福州等城市,整个展出将持续到明年。我希望对中国工业史感兴趣、关心中国工业的人都能去看一看展览,也希望由此形成的热度能使策展与办展单位有动力将相关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并吸纳更多学术力量加入,使展览在彰显政治性的同时更加专业化,反过来也促进工业史与工业文化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如果能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将真正有力地促进工业文化的传播,并形成一种有价值的公共史学模式。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
    • 内参
    • 股票
    • 赢家观点
    • 娱乐

    工程咨询服务个股异动 苏州规划触及涨停

    今日走势:苏州规划(301505)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次。异动原因揭秘:1、7月24日互动:近年来,公司参与了苏州地区关于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划研究及改造设计...

    环保个股异动 清研环境触及涨停

    今日走势:清研环境(301288)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次。异动原因揭秘:1、公司是专注于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及服务为RPIR...

    汇创达:公司通过精密制造以及智能制造两个方面提升公司的产品制造优势

    汇创达(300909)07月2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公司在生产CCS产品方面有什么优势?汇创达董秘:您好!公司通过精密制造以及智能制造两个方...

    鸿铭股份:尊的的公司产品目前暂未涉足3D打印行业领域

    鸿铭股份(301105)07月2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董秘你好!请问贵司是否有涉及3D打印技术吗?谢谢!鸿铭股份董秘:尊的的投资者您好,

    早知道:2023年7月26号热点概念与题前瞻

      草甘膦价格一周涨幅超三成 近一个多月涨幅高达6成,两项车联网技术国标征求意见 这些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已有产品

    早知道:2023年7月25号热点概念与题前瞻

     农村医疗信息化领域迎来政策利好 相关领域公司望受益妙鸭相机9.9元AI写真走红 AIGC加速向C端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