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人物 春秋 冉求

    冉求(孔子弟子)

    冉求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死后葬于奚公山(今山东枣庄境内),其墓紧邻车神奚仲之墓。


    基本资料

    • 本名 冉求
    • 子有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冉求在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的家臣。

      公元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在《春秋左氏传·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此年冉有三十八岁)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后],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羣室,众於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於诸侯矣(列,齿也)。季孙使从於朝,俟於党氏之沟。

      武叔(叔孙氏)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音智)?懿子(孟孙氏)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音恭)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阅兵)。孟孺子洩帅右师,颜羽御,邴洩为右(将帅所乘兵车:将帅居左,御马者居中,卫者执戟居车右。兵车:御者居中,车左之人执弓矢,车右之人执戟以卫)。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孙曰:须也弱(樊须,字遟,孔子弟子,是年三十一岁)。有子(冉有)曰:就用命焉(言樊遟懂得服从命令)。季孙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皆步兵),老幼守宫,次于雩门之外。

      五日,右师从之(不积极参战)。公叔务人见保者(姬为,字务人,鲁昭公之子,鲁哀公之叔),而泣曰:事充(徭役烦)、政重(赋税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右师奔(逃也),齐人从之(从音纵,追也),陈瓘、陈庄(二人齐将也),涉泗。孟之侧(孟孙氏之族人)後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冲锋陷阵在前者勇,撤退殿後者勇,自谦之辞,不自伐功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逃也)?不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不狃曰:恶,贤。徐步而死(从容战死)。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

      冉有请从之三(从音纵,追也),季孙弗许。孟孺子语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於邴洩。子羽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虽心有怯战、想著逃跑的话,忍住不说出来),洩曰:驱之(奔逃也)。公为(公叔务人)与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殡(嬖童姓名曰汪錡,亦用成人葬礼,棺椁等装殓),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殇,非正规葬礼,多用於未成年者之死,用瓦罐等装殓)。冉有用矛於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明封徐公。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祭祀孔子时以他为配。

      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以他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

      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

      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和“徐公”,从祀孔子。

      主要成就

      冉求不重仕德的修养,从来没发表过关于仁、义、礼、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方面的看法,也没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学习,“仁”的力量不够,孔子批评他根本不努力学习有关“仁”的学说。他不重礼乐修养,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他对孔子不是绝对服从,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代追封

      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以他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

      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

      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和“徐公”,从祀孔子。

       轶事典故

      人物能力

      有一回孟武伯问孔子说:"冉有是否能够办政治?"孔子就回答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就是说冉求可以在诸侯国当邑宰,或在卿大夫家里当家臣。这也就表示说;冉有他很有政治才华。而政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办好政治必须具备各种才能。像子贡通达物理,以及子路的果敢、果决,都是办政事的好人才;而冉有他在政治上的天赋,主要是多才多艺。

      像有一次季康子就问孔子:“冉有可以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他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就是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办政治有什么困难呢?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及卞庄子的勇敢,再加上冉求的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可见冉求的才艺在当时是非常出色的。而且他能够受到当政者的赏识,有机会出来办理政事,虽然冉有跟子路同样有政治才华,同属政事科,但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一样;子路是较果敢、果决,冉有比较退让。也因此孔子对子路、冉有的教导方式有所不同。

      人物个性

      比如说同样听到一件合于义礼的事,孔子对子路说要请教父兄才可以去做;而对冉有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这表示冉有天性较迟缓、稳重,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实行,而子路因为好勇胜人,所以抑制他退让些。冉有不仅在办事上如此,在求道方面,也显出他谦退的个性。像有一回,冉有就跟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道,实在是我能力不到啊!”孔子即鼓励、指正他说:"能力不够总要做,做一半才停止,而你现在自己却先为自己划定一个范围,停在那里不前进呀!"可见冉有并不是没有能力求道,且说孔子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才那么鼓励他。─由于冉有这种谦退的个性,有时在办事上,难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形。如有一次,公西华出使齐,他替公西华的母亲申请“安家费”,所给的数目超过孔子所说的很多倍,虽然他是一番好意,但如此则不合中道,因“君子可周济穷迫的人,而不使富有的更富有”。

      人物志向

      再谈冉有的志向;有一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着孔子时,孔子就引导他们各自谈谈将来的志向,孔子问他们说:“如果将来有人能够知道你们而又能够用你们,你们究竟有什么本领可用呢?”当时冉有就回答说:“假定有个六、七十里宽的地方或是小一点,五、六十里的,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即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兴礼作乐一类的事,那我就没有这本领了。只好等待那有才德的君子来设施了。”冉有的志趣是从政——算是一个君子儒。他十分谦虚,其实,凭他的才艺是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他也能够随时的关心百姓,有一次冉有跟随孔子到卫国去,看到卫国的人口很多,冉有就问:“人民已经这样众多了。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有"。冉有说:“人民已经富有了以后呢?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啊!”。

      史籍记载

      《春秋左氏传·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

      后世纪念

      故里考证

      《定陶县志》:冉子墓,在菏泽之阳。

      《通志》:““冉子墓在定陶东三十里。”鲁有三冉,仲弓伯牛冉求皆出于此。

      冉求的故里何处?在菏泽市定陶区东三十里的冉堌镇冉堌集。当地有冉陵,乃冉子葬身之地。以前有庙叫冉子庙,其实是冉子的祠堂。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论语·雍也》:“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历代评价

      孔子:“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

      孔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陈寿:他的政事可和颜回的仁、伊尹、姜尚的政绩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