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十大神龙之应龙的传说
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应龙斩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应龙,吾人已知乃黄帝神龙,曾以“杀蚩尤与夸父”(大荒东经)立大功者,今乃助禹治水,则亦当为黄帝之任命也。
应龙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所谓龙修行百年为蛟龙,千年为应龙,作为凌驾于玉皇大帝之上的应龙到底有多强?应龙作为龙族中的最强王者,在上古的多个时期都有出现,《论衡龙序》里的描述,龙修行500年化为角龙,此时尚且不能升仙入界,而头上的角则叫作齿目,俗话说龙无齿目不能升天,如果这个时候角龙再修炼1千年,并且躲过天劫的话,便可被生双翼化为应龙,可呼风唤雨,气吞日月,拥有能与大罗金仙抗衡的无上法力。
相传在黄帝时期,应龙曾协助黄帝和蚩尤部落对抗,在涿鹿之战中,联合女魃联手斩杀了蚩尤,但是应龙与女魃也因此感染了人间的污秽和浊气,无法返回到天界之上,所以应龙便去了南方的山泽里居住,而女拔便去了北方赤水附近居住,所以南方至今多雨,而北方因为缺少了布雨行云的应龙,又多了一个炽热千里的女魃,所以常年遭遇大旱,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到了大禹时代,蛟龙开始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在南方山泽中沉睡的应龙感应到世间百姓的疾苦,便结束了沉睡,协助大禹收龙,龟劈巨山,力战祸乱人间的几条蛟龙,最后与大禹一起将蛟龙锁进了索龙井中,应龙是皇帝和大禹两代的功臣,在跟随大禹治洪水后便了无音讯了。
应龙在上古时期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应龙被视为天帝的龙王,拥有着震惊天地的力量,同时也代表着天佑之神的象征。据说,应龙身上覆盖着五彩云彩,它能够掌控世界的命运,它的存在意味着天地的和平与安宁。据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在夏朝时期,有一只凶残的蛟龙降临人间,它翻江倒海、毁灭山峦、吞噬无辜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夏民们感到十分害怕,他们向夏桀请求帮助,但夏桀和他的手下却根本无力对付蛟龙。就在此时,应龙出现了,它飞腾于天空,摆动巨龙之尾,朝蛟龙迎面而来。经过一场龙争虎斗,应龙凭借自己的强大力量将蛟龙击败,使夏民们免于灾难。在这个故事中,应龙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伟大的勇气,成为夏民们的救星。这也表明了中国人的信仰,即认为强大的神明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危险。
总之,应龙的传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力量、勇气和信仰。它象征着神明和天地的和谐,也让人们深深地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存在与生存。无论是在上古时期还是现代社会中,应龙的传说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