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情出自各地才俊 从《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说起
浓浓上海风情出自各地才俊 从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说起
独具巧思地将剧情和人物关系“潜伏”在细节中,别出心裁地把所有惊心动魄掩盖在“上海步调”下……有人说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能看出“电影大片的既视感”,也有人说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就像在那个风情万种的上海亲身经历了一场不见硝烟的“谍战”。作为第12届中国艺术节参赛剧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于今年四月正式公演。
或许,人们很难想象,这部舞剧中所展现的地道的“上海风情”均是出自两名来自北方的青年编导之手,而舞台上将小裁缝、皮鞋匠演绎得活灵活现的青年演员也都并非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们被城市海纳百川的精神所感召,被兼容并包的胸怀所接纳,才得以有了一方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最终成就了中国首部谍战舞剧。
将重大题材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交到韩真和周莉亚两位八零后编导手中,不是没有考量的。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早在三年前,我就看过她们的舞剧《沙湾往事》,而《杜甫》《花木兰》等一系列优秀舞剧,也让她们摘得过不少奖项。应该说这是两个在当今舞坛难以掩盖光芒的优秀青年编导。”
去年冬天,接受这一任务的韩真、周莉亚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两位长年生活在北方的姑娘对上海知之甚少。她们踏着冬日的暖阳,从**一大会址纪念馆起步,对上海红色基因追根溯源。一次次走访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一次次穿行在留有文化印迹的石库门弄堂窄巷,让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她们脑海中构建、丰满,让创作目标变得清晰。
图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 摄
当作品真正呈现在舞台,人们被浓浓的上海风情所迷醉,尤其是逼真的“七十二家房客”的场景,石库门里每个窗口都是风景,戴着发卷的包租婆、挂着皮尺的小裁缝、手不释卷的青年作家,还有如一粒沙般淹没在人群中,却为着心中理想和信念默默战斗着的“无名英雄”。
为展现那微弱到难以捕捉却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展现最隐蔽战线中不见硝烟的斗争,剧中借鉴了不少人们熟悉的谍战剧的情节,比如忙碌街头“情报”交接,比如革命战友互相掩护消除嫌疑,比如逃脱追捕时巧妙的接力……从“上海风情”的展现到“谍战剧”手法的借鉴,都让这部作品既保留了红色经典的震撼也具备了难得的现代质感。
谈到《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韩真坦言:“我等待这个题材很久了,等待和上海歌舞团合作很久了。希望能将这种等待变成胸中的一团火,燃烧起来,我期待每一个人在戏里绽放。”
被这团火激起斗志的还有青年演员何俊波和张振国。他们分别在剧中饰演学徒和车夫,虽然都是小人物,戏份却不轻,尤其是“小学徒”在最关键时刻拿下“李侠”的红围巾,掩护了他却牺牲了自己。同样都是“潜伏”在敌后的英雄,他们动人的演绎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何俊波毕业后第一次在重大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锤炼舞技的同时,他也以助理编导的身份全程参与知名编导韩真和周莉亚的创作过程。在刚刚落幕的第11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上,何俊波所创作的《看不见的墙》更是以97.78分的最高分获奖。
其实,无论是邀请韩真和周莉亚两位北方编导加盟,或是引进何俊波这样的人才,都得益于上海歌舞团以开放心态招收人才的决心,更得益于上海文化以及这座城市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的精神,已经浸润到城市的每个细胞。(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马上评:缩影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所涌现的“人才聚集”现象,只是上海整体文化氛围的缩影。早在上海开埠时期,这座城市就以包容兼并的胸怀广纳贤才。作为全国瞩目的戏码头,包括京剧四大名旦在内,哪个角儿没有在这里一展风采,而无数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也是得益于这方土壤的滋养,才成长为载入史册的艺术家。
当年已然赫赫有名的尚长荣,义无反顾地舍下已有的成就名望,孤注一掷带着《曹操与杨修》的剧本来沪,敲开上海京剧院的大门,这才有了后四十年的艺术辉煌,也有了《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一部部新时代的京剧经典。
即便是这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罗怀臻,最初闯荡上海滩也不过20出头的年纪,谁能想到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为上海淮剧留下了里程碑式的《金龙与蜉蝣》,而此后又为上海创作了《浦东人家》《北平无战事》等一系列好剧。
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成就了上海这座戏码头,包容兼并的城市胸怀又上海这方文化源头始终有活水涌动,吸引了人才自四面八方来,呵护扶持着他们成长,继而留下值得回味的优品和精品。(朱渊)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