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评水军:真实用户评分20元一次可刷200单
水军和记者的聊天记录 |
澎湃新闻网12月29日报道 随着《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等影片的上映,今年贺岁档票房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几部电影到底好不好看?也引发了一场评分口水战。12月2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名批评豆瓣、猫眼:恶评伤害电影产业,引发热议。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那么,豆瓣评分都是谁在打?水军到底能否左右豆瓣的评分?成都商报记者进行调查采访。
“水军”爆料:
随着评论数量增加,豆瓣评分会发生作用
今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以“买家”的身份向淘宝一些负责电影评分的“卖家”进行咨询,这些“卖家”都声称是做专业电影推广的老手,承接各大电影类网站的推广,包括猫眼,豆瓣,格瓦拉等等,业务包括:想看、评分、评论等。
记者表示,有一部电影即将上映,想要做一下推广,要在豆瓣刷一下评论和评分。几个“卖家”表示很有兴趣,他们向记者提供的报价是:在豆瓣以真实用户做出一次评价加评分的价格是20元。“卖家”们口中的真实用户指的是在豆瓣真实注册,并且活跃的用户,即我们常说的“水军”。这些“卖家”在接单以后,会向真实用户派发任务,真实用户完成评价和打分后把截图发给卖家,就可以得到一部分劳务费了。他们表示,除了真实用户这项服务外,还有小号服务,即2016年以后注册的用户。
摆渡人在豆瓣上的评分 |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卖家”还劝记者说,最近处在风尖浪口上,建议别刷太多,只刷200单。为了验证这位“卖家”所说的真实性,记者告诉他,“片方”这边要先拍一单看看结果。记者提供了自己撰写的一部还未上映电影的简短影评,发给了这位“卖家”,对方很快发来了已经评价的豆瓣截图,从中很清晰的可以看到刚刚提供的影评。记者又拍了一单,然后选择了正在上映的一部电影,对方依然是很迅速的完成了任务。但是当记者打开自己的豆瓣app时,却没有办法看到提供的那条评论。对方解释说,“这是豆瓣的新规则,新评论只会随机显示,只有一部分可以看到,以前评论都是可以显示的,豆瓣就是为了防止水军刷数据,才改成了随机显示。但是随着评论的数量增加,评分也会发生作用”。
记者搜索了“卖家”提供的截图上显示的用户,在他的豆瓣主页,的确看到了刚刚的两部电影的评价。卖家表示,这个号注册至今已经有15年了,主页也非常丰富,“不会有任何问题”。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这位“卖家”表示,他们从去年开始做为电影刷评分的生意,是一个公司在整体运作。只要是新上映的电影一般都会来找他们刷评分,比如近期上映的几部大片。据了解,这位“卖家”的最大接单量是200个真实用户一起在豆瓣刷评论和评分,也就是200个不同的真实用户分别对一部电影发出一条评论,这样下来评论就达到了200条。这位“卖家”表示,淘宝能做真实用户评分的店铺一共也没几家,而且接单量一般都是在200-300条评论,所以大的电影宣传方一般都要找好几个“卖家”同时来做,才能完成千条以上的刷单量。卖家甚至感叹道,“豆瓣是最难做的,因为他们经常改规则。”最后,“卖家”兴奋地告诉记者说,刚刚拍下的其中一条评论在豆瓣显示了,“所以说嘛,最新的都是随机显示的”。记者打开豆瓣app,发现确实如此。
长城在豆瓣上的评分 |
豆瓣评分都是谁在打?
“有你我,也有卖给你油条的人”
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文章中,提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评人表示,《摆渡人》的分数明显不正常,“我点开看过,很多人都是刚刚注册的新手,一开场分数刷刷刷就下来了。豆瓣打分,不管是几颗星,如果注册日期很近,有可能不被系统认可。但这次,不管谁打分,都被认可了,这就说明很不正常。”他分析,豆瓣评分系统有人工干预。“我甚至怀疑,假设豆瓣编辑不喜欢某部电影,个人权利是否很大?”而某资深营销人员则指出,豆瓣的评分是需要“维护”的。
豆瓣评分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名批评后,豆瓣CEO阿北也在朋友圈回应,“水军已经对评分无助,但黑分仍然是个可误解的话题,说明有很多改进和沟通工作要做,有益的批评我们接受。”
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豆瓣方面,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有完整的反水军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发来一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的文章,阿北表示,豆瓣没有专家评审,但有一个一亿多人的大众评审团。豆瓣的注册用户看完一部电影,心情好的话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来)。
他进一步解释,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阿北说,42万用户里可能包括资深电影评论家,“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
长城剧照 |
有没有水军?
“有,但刷豆瓣分很难刷动”
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批评豆瓣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据了解,利用‘撞库’、‘肉鸡’”等网络作弊技术,一个团队甚至几个人就可以轻而易举进行“刷分”。大量的影评通过收集各种大V、小V、大号、小号的信息,软件自动生成,而且可以做到抓取的信息不重样。业内人士透露,豆瓣等网站上非常活跃的‘水军’也就是这么来的。”
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也承认:“水军是有的,但豆瓣评分很难刷得动。”他表示,豆瓣内部会把“我就要把这个平均分抬高/拉低”动力之下的打分行为统称为“非正常评分”,或者说打分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干预平均分数。“我个人印象里,‘非正常评分’大致有四类:注册/收购帐号刷高分的,注册/收购帐号刷低分的(这个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过),明星粉丝团‘进攻豆瓣’的,铁杆用户‘捍卫豆瓣评分公正’反水行动的。应该还有别的,比方说行为艺术什么的。”
同时,阿北表示,一劳永逸解决水军的办法目前也没有。“但当下来说,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让评分的湖面一点涟漪都不起的办法是有的,但对正常打分用户的感受可能略有影响。我们在积极地准备,需要的时候可以推出。”
如何让豆瓣分高点?
“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能做什么。”
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文章中还提到,有网友“一样或不一样的”说:“一开始我不觉得《摆渡人》电影被黑,只是觉得个人爱好和欣赏不同吧,反正我个人觉得还不错,但是觉得豆瓣评分太低了,虽然说不上是很好的电影,也不至于这么差,所以就到豆瓣去支持一下,打了五颗星,然后我的号就被锁了,然后再没有然后了~心疼啊!我曾经一度那么相信豆瓣评分。”
问题随之而来,电影从业者也希望问有没有办法能让豆瓣评分高一点。对此阿北给出的答案是,“找豆瓣的人”是最没用的。“不少人试过,大大佬托大佬也直接找到过我。江湖这么大,有用的话早会有人知道,你可以去四处打听一下。据我所知,整个豆瓣系统里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刷分上面说过了,越来越没用。所以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能做什么。”
业内人士:“观众不能把评分作为观片导向”
关于贺岁档引发的口水战,成都商报记者也采访了业内人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直言:“我觉得口水战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现在手机上的一些微信公众号啊,互联网上新媒体的影评,已经成为电影营销的一部分。一个影片要市场推广的话,一定要和这些大v啊公号之类的合作。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操作,比如去刷分啊,水军啊,黑别人啊,贬低别人提高自己,就带来一个结果,影评越来越失去了纯粹性,公信力就不高了,成了营销的一环。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分化了,观众看电影渠道很多,可以在网上看世界上最好的影片,也可以在电影院看最新的影片,所以观众的口味渐渐多元化以后,对于影片的评价也会慢慢走向分化。你喜欢的,我不喜欢。但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必要去要求一个统一的标准。你喜欢的我不喜欢,那就行了啊。这不是一个社会公共议题,没有必要去形成一种共识。所以有时候影评很热闹,有一些影迷在对骂,我觉得这是好事。对电影整个产业来说,不是坏现象,干嘛要去反对它呢。”
关于一些平台的影评,石川表觉得公信力是不太高的,“但是普通观众也没有办法,他没有一个相应的参照标准。他可能会去豆瓣、猫眼去看影评。但是这也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参考,不能把评分作为观片的导向,否则我觉得也是一个蛮幼稚的行为。一个片子好不好还是要问自己的本心,不要随大流了。”
石川透露,片方去花钱去买水军,去把分数拉高,对市场的拉动能力是很小的,“这个影评再热闹,对电影生产流通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不要高估了影评。有时候对影评要宽容,我希望业界对影评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影评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而且大多数影评都是影迷自娱自乐的一个产物,对产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观众评分比较低,跟大家口味高起来了也有关系。陈少峰表示:“网站需要在数据采集上更加规范,有些电影虽然不至于低到1分2分,但的确口碑不是很好。电影制作是不是要提高水平啊,一些烂片也到处在泛滥。”
陈少峰也提到影评现状:“尽量能保持独立的影评人是很少的,影响力大的很多都被收买了,特别是公众号。”石川也表示,真正的影评一定是独立的,不会随大流,也不会跟营销商家合作,会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立场。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