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其实是孔融不是王粲?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人我们都相当熟悉。在这一时期,文学上出现了很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建安七子,那谁最有资格当建安七子之首呢?
首先,王粲绝对不是建安之首,不知道这种评价来自哪里。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出自魏文帝曹丕所写的《典论》。
显然,在曹丕的叙述中,孔融是头号存在,这是由于年龄和资历。但如果说到建安七子之首,孔融也是当之无愧的。
孔融的资历很明显。建安初,孔融在汉廷许都担任少府,位列九卿。这时,陈琳还在冀州为袁绍工作,王粲还是荆州刘表的座上客,其他人都是晚辈。从所有人的文笔成就来看,他们也许可以与孔融相媲美,但从资历来看,孔融在建安之初就已经是学者中的佼佼者了。
《后汉书孔融传》说孔融每次在朝廷参加会议,他的意见都是决定性的意见,其他所有大臣只需要签字同意。
由此可见,孔融的资历和名气要比王粲等人高得多。当曹丕介绍这七个人时,他说先说王粲,孔融最后,只是为了归类叙述,而不是排名。
众所周知,孔融死于曹操的诬陷案,但这一冤案并不能抹杀孔融的文学成就。例如,魏文帝曹丕特别喜欢孔融的文章,经常赞美他。曹丕称帝后,还专门向天下人发函,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孔融的文章,一经核实,就奖励给黄金和布帛。
而许多人听说过曹丕在王粲墓前学驴叫的故事,所以他们认为曹丕非常欣赏王粲。然而,这个故事来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宋人刘义庆,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建安二十四年九月,魏国都城邺城爆发了魏讽案,起因是魏讽暗中勾结多人,计划在邺城制造一场针对曹操的叛乱,以重振汉室。该计划被泄露后,许多与魏讽一起的人被牵连进了监狱,并最终被杀害,其中有两个王粲的儿子。
当时,曹操指挥长安洛阳的大局,魏讽案由曹丕亲自督办。王粲二子被害的消息传到曹操曹操耳中,他感慨地说:“如果我在邺城,绝不会让王粲无后。”可见,是曹操喜爱王粲。
“建安七子”出自曹丕。是根据曹丕偏好来看的,所以建安七子之首应是孔融。而孔融的地位也远高于王粲等人。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