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的由来是什么?道教分为哪两个派别?
在中国民间曾长期流传着一种治病方法,遇有小孩受了惊吓,不爱吃饭,说梦话.家长们就会请人画张符,放在孩子的枕头下,或者将纸符焚烧后的纸灰,冲成符水,让孩子喝下去。据说,喝符能治病祛灾。尽管现代医学证明,喝符水、求神问卜治病的方法,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甚至还会延误治疗,但仍有不少信奉者。
实际上,这种以符箓治疗疾病的方法源于道教。道教在东汉末年创立,到南北朝时期,已经由原始的道团向正规宗教转型了。这时,道教大致分成两派,一派是丹鼎派,以修身养性,炼丹服食为主,所以,这派号称仙术;一派是符篆派,擅长通冥达幽、画符念咒,这派归于神术。
丹鼎派要修身还要炼丹,既费时间,又要耗费巨资,只有有钱有闲的社会上层人士才能信得起,一般平民是不敢问津的。符篆派鼓吹他们可以上通天神、下驱鬼邪、治病消灾、延年益寿,而且,索要钱财也不多,对普通老百姓就有很大的诱惑力。所以,南北朝时期,符篆术流传很广。
符咒是符篆和咒语的总称。以符篆作为传道的手段,是道教的独家发明。但是,它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传说蚩尤荒淫无道,黄帝要讨伐他。这时,黄帝梦见西王母派人给他授符。黄帝悟到西王母的用心,就立坛请符。他看见一只玄龟衔符从水中出来,把符放在坛上。大概这就是符篆的起源了。
东汉末年道教创立后,自然吸收了符篆的基本资料,为其所用,道家典籍经常记载这些事情。如《汉天师世家》说道教鼻祖张道陵经常“以符咒治病”,并且描写得神乎其神。符篆中的“符”实际是道士在一些材料上书写的神秘文字或图画,这些材料一般为竹、帛纸等易于书写的材质。
后世学者研究,那些文字是由甲骨文、金文、籀篆文和草书杂糅而成的变体。“咒”则是和“符”相配合使用的人神通语。咒语一般采用韵文或歌谣形式,文字浅显容易上口。有了“符”又有了“咒”,形式和内容都有了,道人就可以施行法术了。而符又代表着天兵天将,无所不能。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