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保境息民”的政策在当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为了保境,赵匡胤派往边境上的将领却不任意调换,李汉超在关南就守了十七年。对边境的守将要求也较松一些,像前面说到李汉超干的那些事,要是内地的将领,赵匡胤无论如何是不会原谅的。
赵匡胤的“保境”,就是只要保住就行了,不要求向敌人先攻,不要求开拓疆土。因为一向敌人进攻,就必然要打仗,引起边境不安,不利于“息民”,所以高防就被撤换了。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边将的人选是很重要的。
赵匡胤派往边境的都是田钦祚一流的猛将,但却只给他们带几千人的兵权。这样,一旦边境有事,只能保,不能攻,使战事局限在一定规模上。
赵匡胤还尽量设法缓和历史上所形成的民族矛盾。五代以来,镇守边疆的将领,经常唆使游手好闲之徒,到少数民族聚集地盗马,回来按市价收购。赵宋王朝一建立,赵匡胤立即制止了这项活动,并且还规定,原来所盗的马匹,一律退还原主。
赵匡胤的“保境息民”政策,在当时是收到了一定效果的。
在赵匡胤当政的十七年中,西夏和邻近各族跟赵宋王朝的关系一般还不错。如把持定难(今山西北部)的党项族(古少数民族)首领李彝兴,在赵匡胤出兵太原时就曾发兵相助,还经常给赵匡胤送些好战马来。赵匡胤对他也特别优待,有一次当他派人送马时,赵匡胤得知他体型特别粗大,就回送给他一条一搂长的大玉带。
就是五代以来一直跟中原各个王朝对敌的契丹,在数次进攻被击败之后,也只得派使者前来要求通好。开宝七年,契丹涿州刺史耶律琮与宋朝雄州(今河北雄县)知州孙全兴,首次用书信谈判通好之事。
孙全兴把信报与赵匡胤,赵匡胤立即给以肯定的答复。于是,第二年,契丹便派克妙骨慎思等十二人为使者,来到京都。赵匡胤亲自接见,并赐给衣物玉器,还在长春殿设宴欢迎。当年,赵匡胤也派使臣郝崇信出使契丹。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