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后汉书》是纪传体,“党锢之祸”被范晔记录在《后汉书》中
范晔要编写的这部史书,是写东汉(也叫后汉),也就是自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汉献帝建康元年(公元220年),将近二百年的历史。范晔为了区别前代史学家班固写的记叙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历史的《汉书》,就把自己写的这部史书定名为《后汉书》。
《后汉书》采用的是纪传体,这种体裁分为纪、传、志三大部分。范晔原计划写出十纪、十志、八十列传。纪和传由他亲自写,志的编写交给他的外甥谢综。但范晔只完成了十纪和八十列传的草稿,就被杀了。谢综由于同案也同时被杀,他写的手稿也随之丢失。后世的史学家刘昭在为这部史书作注释时,因为范哗生前对另一个史学家司马彪所写的汉志十分赞赏,于是他就把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八志,补入范晔的《后汉书》,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史书。但是,在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二者仍是分开的。北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大臣孙爽( shi示)奏请把两书校勘合刻,从此《后汉书》的纪、传才和司马彪的志正式合为部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后汉书》。
在范晔编写《后汉书》之前,记叙这段历史的史书已有八种之多。这些书各有所长,又各有不足。范晔对现有的史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家之长,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加工、润色和创新,使这部史书混然成为一体。
西汉自汉成帝起,外戚(皇后的亲属)开始掌握政权。从此以后,宗室(皇帝及其家族)和外戚就开始了争夺权利的斗争。到了东汉桓帝、灵帝时代,这种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尖锐、激烈了。延熹(xT西)二年(公元159年),桓帝的权利日益受到外戚势力的侵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联合宫中的另一股势力一宦官, 镇压了操纵朝政、控制皇帝的梁冀外戚势力,从而结束了长期外戚专权的局面。
桓帝镇压了外戚势力后,吸取了教训,不再重用外戚而改为信任宦官。宦官由于受到皇帝的重用,朝廷内外的大小官职几乎全被他们所把持。他们和外戚一样,操纵皇帝,左右朝政,排挤异已,陷害忠良,大肆搜刮、压榨百姓,搞得天无宁日,人民到处起来造反,刘氏王朝又不稳定了。
这时候,地主阶级中头脑较为清醒的陈番、李膺等,眼看刘氏王朝摇摇欲坠,于是联合不满宣官的外威和太学生共同向宦官作斗争。要求朝廷罢免、革除宣官,改革朝政,稳定社会。宦官集团却反而污蔑他们“共造部党”,攻击、诽谤朝政。桓帝、灵帝信以为真,对天下的所谓“党人”,大肆逮捕,加以杀害,或禁锢起来,剥夺作官的权利。这就是东汉,也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范晔在《后汉书》里,开设《党锢列传》,记载了这一重大事件,用生动的笔法描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