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大方鼎,鼎在商朝用作什么,后母戊大方鼎是怎么被铸造出来的
后母戊大方鼎,鼎是一种古老的炊具,早在7000多年前,陶制鼎就出现了。鼎大多数三足圆形,但也有四条腿的方鼎(司母戊鼎是最著名的四足大方鼎)。
铜鼎由紫铜、锡等金属制成,硬度很高。虽然埋在地下很久了,但依然保存得很好。出土的青铜器表面有一种绿色,不是青铜器本身的颜色,而是一种铁锈。青铜器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金黄色的。“鼎”被后人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并认为中国最早一统天下的权力的观念就与鼎的诞生有直接关系。鼎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殷墟的发现使安阳一夜成名,世界各地的学者接踵而至。这使当地农民逐渐认识到文物的巨大价值,“寻宝”成为他们业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1939年3月,武官村村民吴培文,在一次寻宝活动中发现了一件巨大的方鼎。他秘密组织了几十个人,暗中把方鼎挖了出来。然而,方鼎挖掘的消息传到了日本军队的耳朵里。
此后,吴培文花20大洋从古董商那里买了一件假青铜器,藏在自己的炕洞里。不久,日本兵和伪军再次进村,扒开吴培文的睡炕,抢走了假青铜器。然而,由于日本人仍在关注吴培文的行踪,继续搜寻他。后来吴培文将大鼎托付给他的弟弟,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为了保护国宝,吴培文和其他村民在吴大院内三次移动墓地,最终将其埋葬在吴大院的东房,以避免被日本侵略者掠夺。
有些人认为后母戊大方鼎是工匠们分别铸造鼎耳、鼎腿和鼎身,然后将将其融合,形成最终的方鼎。当时工匠们用陶瓷坩埚熔炼青铜,每个坩埚只能熔化十几公斤的铜。需要数百人操作70多个坩埚,熔化铜,才能铸造出后母戊大方鼎,这样的庞然大物。难度很大,失败率极高。所以只能单独铸造。
也有人认为继母方鼎是整体铸造。工匠们先用泥土做成鼎的形状,然后烧铜汁,将铜汁沿三条腿倒入模具,只留一条鼎足口排气。铸好鼎身后,从上面的口铸鼎耳。考古学家在安阳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铸鼎遗址,显示出商朝已具备整体铸造巨大青铜鼎的技术,这也间接证明后母戊大方鼎很可能是整体铸造的。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