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年号,为什么后世称呼朱棣为永乐大帝,而不是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402年至1424年,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因此后世称其为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等。
朱棣是朱元璋色四子,朱元璋早早的便立长子为太子,所以,这皇位是没朱棣什么事的,朱元璋对太子又极为宠爱,给他下放了不少权柄,后来太子因病去世,朱元璋也一直未重新设立太子。
在朱元璋晚年,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枫先后去世。因此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尊序上都成为了诸王的领袖。但朱元璋依然将皇位传给了太子的儿子朱允炆。打发朱棣去了藩地。燕王朱棣心中纵有再多不满,也不敢和老爹呛声,还是老老实实去了藩地。
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多行不法之事,朝廷危在旦夕。因此,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他与齐泰,黄子澄,等人秘密讨论削藩。燕王势大。于是,朱棣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最后剩下朱棣,不知道朱棣是被逼无奈还是早有所图,他打着恢复祖训的旗号带兵谋反了。
之后朱棣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不知道永乐是不是说永远安乐的意思。
这就会有人问为什么朱棣在后世的名称为永乐大帝,而叫明成祖的较少。朱棣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谥号称呼皇帝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唐朝,从周文王到隋炀帝,几乎无一例外,这种习惯在唐朝就变了?原因有二。第一,谥号越来越长。比如李渊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称“武文大圣大光孝皇帝”等。清朝给加了谥号“太祖继承神力极仁孝文睿文高皇帝”。由于谥号越来越长,每次写起来都很麻烦,所以谥号不再用来称呼皇帝。二是庙号被放弃。汉朝开始有庙号,但是只有少数皇帝才能得到。既然大多数皇帝都没有庙号,那就不可能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因为这样一来,很多皇帝根本就无法称呼他。
明清两代,国君的称号是在朱元璋灭元后,明朝建立。到了明朝,人们纷纷抛弃庙号,改用皇帝的年号作称号。原因其实很简单:在明朝之前,如果没有例外,一个皇帝会用不止一个头衔。但在明朝,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一个皇帝一生只使用一个年号。所以后世以年号来称呼他们。因此后世多用永乐大帝来称呼他。
免责声明: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