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人物 明朝 陈懋

    陈懋(靖难大将陈亨之子)

    陈懋

      陈懋(1379年2月25日 -1463年7月31日),字舜卿。南直隶凤阳府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明朝将领、勋臣,泾国公陈亨之子。

      陈懋早年随父参与靖难之役,以功封宁阳伯。永乐六年(1408年)佩征西将军印镇守宁夏。次年进封宁阳侯。自永乐八年(1410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宣德元年(1426年),随明宣宗朱瞻基讨平朱高煦叛乱。此后仍镇宁夏,他久镇西北,威名震漠北。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出镇甘肃。后因被劾冒功致乱而遭夺爵,至正统五年(1440年)方复爵。

      正统十三年(1448年),佩征南将军印,平定福建邓茂七民变。累加至太子太保,掌中军都督府事务,并兼管宗人府事。陈懋也是唯一一位以靖难之役功臣受封,而活至天顺年间仍保持爵位的将领。

      天顺七年(1463年),陈懋去世,年八十五。追封浚(濬)国公,谥号“武靖”。


    基本资料

    • 本名 陈懋
    • 舜卿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靖难立勋

      陈懋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二月初九(1379年2月25日) ,为靖难大将陈亨之子,他有胆气,擅长骑射。年届弱冠时,陈懋便以舍人身份随父从军。靖难之役中,陈懋随父投靠燕王朱棣,并参与坝上、广昌、蔚州(今河北蔚县)、大同、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济南(今山东济南)等地的战斗,任指挥佥事。

      建文二年(1400年),陈亨因伤去世,陈懋率领父亲的旧部,独自御敌于单桥(今河北沧州单桥村)、藁城、西水寨(今河北保定)、东平(今山东泰安)、固镇、小河(今安徽境内之濉河),屡立战功,累升至右都督。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今江苏南京),并于不久后即位。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论功行赏,进陈懋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宁阳伯,食禄一千石,允许子孙世袭伯爵,赐诰券。

      镇守宁夏

      永乐六年(1408年)三月,陈懋佩征西将军印,以总兵官职镇守宁夏。陈懋到宁夏后,使当地号令一新,他善于抚恤降兵。

      永乐七年(1409年)六月,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来等率部归降。丞相昝卜、王亦儿忽秃、典住哥,平章都连、脱儿赤,司徒秃鲁塔失,国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儿只速可,同佥阿束等帅众来降,有部众三万,牛、羊、驼马十余万。十月,陈懋率军至下梧桐地域,遭遇率家属前来归降的北元知院秃赤与其弟司徒、知院伯颜不花,陈懋将其送至北京。十一月,都连等叛逃,陈懋率众于黑山追擒都连,并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同年十二月,朱棣加封陈懋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封宁阳侯,累加俸至三千石。

      屡从北征

      永乐八年(1410年)三月,陈懋跟从朱棣北征,督师左掖。

      永乐十一年(1413年),陈懋巡视宁夏边界。之后获命统领山西、陕西两个都司以及巩昌、平凉等卫所的士兵,驻军宣府。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陈懋再次跟从朱棣北征,统领左哨。六月,天气忽冷,陈懋与成山侯王通率先进攻,都督朱崇等乘机一并发兵,获得大捷。

      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懋回到宁夏继续镇守。同年,朱棣敕令其防边。

      永乐二十年(1422年),陈懋第三次跟随朱棣北征,并率领御前精骑在屈裂河破敌,另派五千骑兵在黄河东北逮捕其余敌军,并在山泽等地进行歼灭。七月,明军还师时,武安侯郑亨率领辎重部队先行,陈懋断后并隘口埋伏。鞑靼军来犯时,陈懋以老弱兵力及辎重引诱鞑靼军,等到接战时,伏兵趁机出击,大破敌军,并斩获过半。还京后,朱棣赐龙衣玉带,并册封其女为丽妃。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陈懋率领陕西、宁夏、甘肃三镇部队,第四次跟随朱棣北伐,征讨阿鲁台,并担任前锋。十月,明军抵达上庄堡,陈懋得知鞑靼为瓦刺所败,于是率军追至宿嵬山口,接纳了来降的鞑靼王子也先土干(后赐名金忠)等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陈懋与忠勇王金忠配合,再次担任前锋,参与第五次北伐。六月,明军进至玉沙泉,朱棣以答兰纳木儿河将近,命诸将严兵以俟。随后,朱棣命陈懋与金忠率军先进侦查,陈懋回报不见阿鲁台踪迹。朱棣遂派张辅与王通等分兵至山谷间搜索其踪迹,陈懋等继续侦查,朱棣进驻河上等待消息。陈懋等引兵至白邙山,仍无所获,因粮尽还师。不久后,朱棣下令回师。同年,朱棣在榆木川病逝,当时部队在外,京城守备空虚。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召陈懋与阳武侯薛禄率三千骑兵援驰归京以保卫京师。陈懋抵京后,奉命掌管前军都督府。朱高炽即位后,加陈懋为太保。授其长子陈昭勋卫之职,允许子孙世袭宁阳侯爵。

      威震漠北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他尤为厚待陈懋。宣德元年(1426年),陈懋率京营军队跟随朱瞻基平定朱高煦叛乱。十月,陈懋仍佩征西将军印,出任宁夏总兵官。

      宣德三年(1428年)春,陈懋上奏请求迁徙灵州城,以便防守。

      宣德四年(1429年)春,陈懋得到黑、白两只兔子,进献朝廷,朱瞻基大喜,亲自画马赐给陈懋。陈懋久镇西北,威名震漠北。但他恃宠自恣,藏匿收敛了大量财富。因此屡次遭到弹劾,朱瞻基令有关部门以征收赃物的名义,宽恕其罪。陈懋自陈已经用尽,朱瞻基于是下诏免贷。

      宣德六年(1431年)四月,陈懋奉诏回京。

      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命陈懋与张辅参议朝政。六月,陈懋佩平羌将军印,充任总兵官,镇守甘肃。同年冬,鞑靼扰边,陈懋派兵援救,后围困解除,并斩获多人。参赞侍郎柴车弹劾其因失律致寇乱,且又取敌军所遗老弱,替都指挥马亮等人请功受赏,应当论斩。朱祁镇下诏将其免死,但将陈懋的爵位夺除。

      正统五年(1440年),朱祁镇恢复陈懋的爵位,并任其为奉朝请。

      出讨民变

      正统十三年(1448年),农民邓茂七在福建沙县发动民变,都御史张楷等迁延许久,讨伐进展缓慢。

      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朱祁镇因众军讨伐许久无功,便派遣陈懋佩征南将军印,充任总兵,率领京营及江、浙的军队前往讨伐。到浙江时,有部将建议分兵扼守海口,被陈懋斥为自缚致死之策,而改为主动进攻。

      二月,陈懋率军抵达建宁,邓茂七已在之前的战斗中死亡。其余部在邓茂七之侄邓伯孙的带领下退至尤溪、沙县一带,诸将准备对其屠杀,而陈懋则称此举反而“坚定敌心”。于是下令招抚,叛军大多投降。之后陈懋再命军分道逐捕,于是将其悉数平定。但沙县被招降的叛军叛降无常,导致局势不稳。恰逢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由郕王朱祁钰(明代宗)即位。朱祁钰即位后,便下诏命陈懋回师。此时又有言官弹劾陈懋,朱祁钰以叛乱已平为由不再追问。并加升陈懋为太保,掌中军都督府事务。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朱祁钰亲临经筵,命陈懋知经筵事。

      景泰三年(1450年)四月,陈懋兼任太子太师。八月,陈懋兼管宗人府事。

      晚年生活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辟。朱祁镇复位后,再增陈懋二百石的食禄。陈懋推辞太子太保之职,获朱祁镇允准。

      天顺七年(1463年)春,陈懋突然患病。同年七月十六日(7月31日),陈懋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明史》称八十四)。朱祁镇为此辍朝一日,并派人谕祭营葬。追封其为浚(濬)国公,谥号武靖。太子及诸王也各自遣使致祭。同年,陈懋与夫人严氏合葬于北京西香山之原上。

      主要成就

      陈懋早年随父参与靖难之役,屡建战功。自永乐八年(1410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参与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两次担任先锋。

      宣德元年(1426年),随明宣宗朱瞻基讨平朱高煦叛乱。

      永乐六年(1408年),陈懋镇守宁夏,他善于抚恤降兵。次年,北元丞相昝卜及平章、司徒、国公、知院十余人等相继来降。他还于黑山追擒叛逃的平章都连,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宣德元年(1426年),陈懋再次镇守宁夏。明英宗即位后,出镇甘肃。陈懋久镇西北,威名震漠北。

      正统十三年(1448年),陈懋率京营及江、浙的军队前往讨伐福建邓茂七领导的民变。陈懋抵达后,安抚叛军余部,稳定局势。

      家族成员

      父亲 陈亨屡立战功,为“靖难功臣”,官至都督同知,卒后追封泾国公,谥号“襄敏”。

      母亲 韩氏封泾国夫人。

      长兄  陈恭袭任都督同知。

      次兄  陈忠官至府军前卫指挥使。

      配偶 严氏封宁阳侯夫人。

      长子陈昭

      次子陈福宁

      三子陈晟因罪不得袭封宁阳侯。

      四子陈润袭封宁阳侯。

      五子陈瑛袭封宁阳侯,后被免为勋卫。

      幼子陈昻

      女儿——被明成祖册为丽妃,卒后谥号恭顺荣穆。

      侯爵世系

      陈懋的宁阳侯爵位共历八世九代,传至明亡而绝。

      第一代:陈懋,字舜卿,永乐元年(1403年)封宁阳伯。永乐七年十二月(1410年)进封宁阳侯。洪熙元年(1425年)允许世袭侯爵。天顺七年(1463年)去世,追封浚(濬)国公,谥号“武靖”。

      第二代:陈润,天顺七年十二月(1464年)袭封。成化三年(1467年)去世。

      第三代:陈瑛,因兄长陈晟之子陈辅年幼,暂由陈瑛袭封。陈辅年长后,陈瑛被免为勋卫。

      第四代:陈辅,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袭封。弘治元年(1488年)因罪下狱,失侯。弘治八年(1495年)去世。

      第五代:陈继祖,陈瑛之孙。正德元年(1505年)恢复袭封,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去世。

      第六代:陈维藩,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袭封,隆庆二年(1568年)去世。

      第七代:陈大纪,隆庆二年(1568年)袭封,隆庆六年(1572年)去世。

      第八代:陈应诏,万历十年(1582年)袭封,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去世。

      第九代:陈光裕,泰昌元年(1620年)袭封,卒年不详。

      史书记载

      《宁阳侯浚国武靖陈公神道碑铭》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四》

      《名山藏·卷六十》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亲征漠北》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一·平浙闽盗》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人物评价

      总评

      陈懋体貌魁梧,髯部修美,声如洪钟。他胸怀磊落,尊重礼敬士大夫。陈懋也是唯一一位以靖难之役功臣受封,而活至天顺(1457年—1464年)年间仍保持爵位的将领。他久保名位,数次遭遇起落,但最后得以功名而终。不过陈懋为人穷奢极侈,声伎满堂,即使到老也不变。

      历代评价

      朱棣:昔朕遘内难,艰危迫身,尔父亨,首帅义师,从朕征战,功未竟而先没。尔时随父兵间,亦効劳绩。……比者命守边陲,又能殚心奋力,招徕远人,勦戮叛逆,使边境靖宁。

      刘锴:且如宁阳侯陈懋,领军南征闽蛮,奏称贼平。及其班师,寻复扰乱,多官勅奏无功,反增禄加赏。

      李贤:①公伟观修髯,语音洪亮,胸怀磊落,敬礼文士,虽位极人臣,未尝妄自尊大,而南征北伐,隐不言功,当为中兴名将称首。②寿有陈宗,父子杰特。泾公浚公,后先开国。文皇靖难,孰多勋劳。泾公辅之,首秉节旄。奋武桓桓,所向披靡。大事垂成,星殒于垒。浚公承之,以笃世忠。鼓勇前驰,泾公是同。跃马挥戈,到处渫血。乃伯乃侯,成此茂烈。金符虎节,屡镇边陲。于征于狩,无远不随。闽冦劻勷,东南震恐。浚公征之,遂辑其众。巍巍勋戚,历事五朝。龙衣玉带,惟帝之褒。寿嘏既纯,允显大纪。容与承平,宿将有几。煌煌愍册,贲此令终。生死哀荣,孰如浚公。西山嵯峩,佳城在侧。史臣勒铭,千载辉赫。

      孙继宗:懋伟观修髯,语音洪亮,胸襟磊落。同时靖难功臣,至是无有存者,惟懋久享禄位。然穷奢极侈,声伎满前,虽老不少减云。

      何乔远:太祖中原既定,贻于孙子,成祖之时,四夷宾服,岂徒然哉?所以鞭笞招抚,有其人焉,予于诸公足以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