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失眠怎么办?这部国产良心片真是把一切问题都说透了!

    来源: 腾讯娱乐

      今天,说一说床上那点事。

      「人生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恐怕没人真的相信这句话了,仔细想一想:

      你多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

      上一次的十点之前入睡,一觉直到自然醒,是什么时候?

      以前,老歌唱起无眠之夜,是豪情激荡。

      今夜有约,

      今夜无眠,

      今夜欢乐无限,

      今夜礼花满天

      那是过去,是飞速发展的中国对未来的希冀与展望。

      可如今,无眠已成真。

      当大眠一场成为奢望,晚睡成为常态,睡眠成了时下中国人忽略不了的问题。

      去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人睡眠质量及科普报告》显示,国人的睡眠质量数据触目惊心:

      近3亿人失眠,全国38.2%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追眠记》

      

      东方卫视首播的这部《追眠记》,号称「首部记录中国人睡眠的记录片」。

      《追眠记》在全国各地采访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中国人,透过一张张睡眠不足的面孔,直面国人的「睡眠」痛点。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强压力下,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困」,睡眠不足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有一种困,是「不能睡」

      不能睡的人,大多是职业所限。

      比如陈长城,他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总医师。

      

      什么是「住院总」,「住院总」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总是住在医院的医生。

      工作五年,现在的陈长城,负责的是重症监护室。

      又是儿童,又是ICU,不用说,你也能想象的到他的压力有多大。

      至于他的工作时间循环,嗯,算得上是循环了:

      全年没有一天休息,每四天值一次大夜班,大夜班通常要从第一天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下午,连续三十多个小时,而这三十多小时,他要负责全部一线抢救,几乎一刻都不能停。

      住在ICU的孩子,随时都可能有突发情况。

      包括陈长城在内的这些值夜班的医务人员,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操作可能都性命攸关。

      不到三十岁的陈长城,担子很重。

      

      陈长城的工作,是他的责任心。

      他不困吗,当然不是。

      问题是,我们有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多的病人,而医院和医务人员相比人口体量,又那么少。

      陈长城,还有和跟陈长城一样的医务人员,不是不想睡,是不能睡。

      比如张磊,同样在这家医院,他担任的是呼吸哮喘专科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张磊儿子已经五岁,自己在医院整天忙的不着家,给「孩子们」看病,不可避免的陪不了儿子。

      说起「不着家」的医生丈夫,张磊的妻子委屈的泪流满面。

      

      身为父亲,张磊很清楚患儿家长的焦虑。

      

      忙,真的很忙。

      不管陈长城还是张磊,忙到几乎没时间睡。

      两人配有同一个神器:传呼机。

      夜深人静,终于有时间休息片刻,传呼机响起,又得赶紧爬起来。

      

      陈长城这样形容传呼机的声音:夺命连环Call。

      

      这天夜里两点半,医院平静了下来,陈长城有了喘息机会。

      不到六点,他的传呼机响了…

      陈长城被一个病危孩子的抢救叫了起来。

      

      悲剧的是,抢救失败了。

      陈长城走到门口,这个来自湖北,独自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以一种他在纪录片中从没有过的情绪,对着摄制组说:

      要不今天就算了吧?!

      

      唉,今天的拍摄是算了,可是对陈长城来说,以后这样的日日夜夜,还很长…

      纪录片里,给出了一份由零点调查机构2014、2015年的调查数据,其中:

      医务人员以高达39.9%和56.9%的比例,成为最常失眠和睡眠障碍严重程度最高的职业。

      

      有一种自律,是不敢睡。

      南曦,工作在国际着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

      

      她是典型的独立女性,丈夫是大学同学,同时是某外企高管。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南曦,同样「睡不着」。

      只不过,她的不睡,是不敢睡。

      这不敢,是不敢停下脚步。

      同时负责多个项目,南曦每天仍然保持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也从不回避加班和出差。

      

      三十五岁的南曦已经做到总监的职位,她还是一个怀二胎六个月的孕妇,哄完女儿睡觉,南曦并没有早早的睡觉。

      南曦自己的睡觉时间,取决于何时处理完工作。

      

      不管多晚休息,第二天五六点钟,南曦都会准时自觉起床,周末也是如此。

      处在上升通道,南曦心态坚定,又有着极强的自律。

      对于丈夫希望她工作节奏慢下来的想法,南曦给的答案很明确:那样不开心,也不快乐。

      

      南曦的态度,不是个例。

      比如纪录片里的另一位受访者,张成。

      张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他今年三十五岁,跟南曦同岁。

      纪录片里,IT男张成一露脸,就带着「烟熏妆」。

      

      对于工作,张成和南曦很像,但张成更极致,或者说对自己更狠:

      我是三点半到四点左右开始入睡,早上大概是在八点半起床。

      

      创业三年,张成几乎每晚都睡在办公室。

      睡办公室,是为了省一个从公司到家来回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两三个小时,对创业期的张成来说,很重要。

      

      看张成这么拼,你可能以为他单身,牵绊少,才会这么狠。

      事实上,张成有妻子,家里还有个五岁的儿子,只不过张成这个当爹的,是个「电话爹」。

      

      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竞争残酷,不是张成不想睡,他是真「不敢睡」。

      在上升通道里努力攀爬,不论是南曦或者张成,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脚步,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甚至,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按照张成所说,仅仅保持上升还不够,一定得跑起来,而且要跑的比别人快。

      纪录片给出了另一份睡眠调查报告,该报告里,上海是睡眠最少的城市,北京是加班最疯狂的城市…

      

      有一种焦虑,叫“不配睡”

      “不配睡”,当然是带引号的,不配指的是巨大的焦虑感和随之而来的强烈自责,不允许「自己倒下睡觉」。

      同样是IT男,三十岁的李海名是一家计算机公司职员。

      

      来自山东农村的李海名,高考时考了全校第一的成绩,他自幼跟着奶奶长大,连上大学的钱都是奶奶东拼西凑来的。

      现如今奶奶已经九十多岁,这让李海民犯了难。

      接奶奶来上海生活,不现实。

      回山东老家发展,一个IT男回乡不就等于「失业」了吗。

      说到老家的同学孩子都不小了,李海民强颜欢笑。

      

      更让他发愁的是,在上海的未来,是没有未来。

      

      逃离北上广,没有出路。

      留在上海,没有上升空间。

      李海民不知道该不该在上海坚持下去,也不知道坚持下去会不会有出路。

      对前途的迷茫,延伸到了感情里,李海民喜欢一个女孩,却始终觉得自己给不了她体面的生活,最后以感情失败告终。

      两种情绪围绕着他,强烈的自责之下,他睡不着。

      

      面对镜头,李海民的眼神一直在游离、逃避。

      但有一种情绪是逃避不开的,那是焦虑,是写在脸上的。

      比起李海民,另一位睡不着的人,更严重。

      二十四岁的忻雨和李海民很像,忻雨来自河南农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上海的重点大学。

      

      高考只是开始,到了上海,在高手如云的大学环境里,忻雨失去了光环,巨大的压力之下,忻雨也越来越焦虑。

      大二时,忻雨患上了抑郁症,自此,开始了噩梦般的经历。

      抑郁症,和随之而来的失眠,随时要击溃她。

      毕业之后,在上海先后换了三次工作,被辞退三次,没办法,重压之下的忻雨,很容易就情绪崩溃。

      

      跟医生的对话,忻雨一连说了三个然后,她的高度焦虑,就像紧绷的弦。

      抑郁症得治疗,心理医生得看,工作又难以稳定,没有收入来源。

      助学贷款,再加上向同学借的钱,已经接近十万。

      

      忻雨本想指望父亲帮忙借点钱周转,可一提起父亲,忻雨就哭。

      她心里明白,父亲收废品供她上大学,已经尽力了。

      

      压力,压的李海民和忻雨喘不过气。

      好在,相比绝望,希望的火苗尽管微弱,但还是有温度。

      忻雨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朝着积极、开朗的方向迈进。

      

      《追眠记》,说的是睡眠,撕开的却是附着在睡眠问题上的,这个时代更深层次的生活因素、社会因素。

      一个睡字,

      陈长城和张磊是因为职业责任心;

      南曦和张成是因为事业上升期;

      忻雨和李海民是因为焦虑;

      可从他们这一张张面孔中,恰恰反馈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整体”睡眠不足“。

      就在纪录片中,提到了一位来自德国的摄影师贝尔恩德·哈格曼。

      哈格曼在中国工作了七年,2002年至2009年,哈格曼拍摄了大量普通中国人在公共空间里打瞌睡的照片。

      

      图片来自www。sleepingchinese.com

      为此,他还专门开设了一个网站发表这些照片,名字就叫“睡觉的中国人”。

      

      图片来自www。sleepingchinese.com

      哈格曼说:

      这些在水泥地上、三轮车上、花坛边、健身器上、甚至卡车底下睡觉的人们,是中国得以复兴的原因。

      这些人的平静、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让哈格曼着迷。

      

      

      图片来自www。sleepingchinese.com

      中国的发展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德国摄影师贝尔恩德·哈格曼是通过“不睡觉的中国人”解读个中原因。

      数次出任法国政府部长的阿兰·佩雷菲特,从七十年代第一次访问中国之后,先后写下《当中国觉醒之时》《中国已经觉醒》成为法国畅销书。

      不论是非,在旁人看来,中国的发展,似乎总是在跟「睡」或者「醒」周旋。

      一个庞大的国家,落后挨打的时候、快速发展的时候,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

      只不过,“觉醒的中国人”,或者“睡觉的中国人”,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我们自己体会的到。

      在B站,《追眠记》获得了9.2的超高评分,其中被点赞最高的评论,看的让人心酸。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用30年走完了别的国家一百年的路程吧,

      因为我们六点就已经起来别人9点才醒,我们加班到9点别人四点半就收拾东西了下班了,

      中国人是在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生存,或许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下了

      

      我们到了可以“放慢脚步,大眠一觉”的时候了吗?

      从《追眠记》来看,没有。

      但是,纪录片里的陈长城、张磊还有其他医务人员,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南曦和张成,处在人生迷茫阶段的忻雨和李海民,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人,

      真的需要好好休息,身心都是。

      过去,飞速发展中的我们,总是今夜无眠。

      今天,到此为止,道个晚安,

      晚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查看更多
    • 内参
    • 股票
    • 赢家观点
    • 娱乐

    异动股揭秘:网红经济个股异动 哈尔斯触及涨停

    今日走势:哈尔斯(002615)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3次。

    异动股揭秘:碳中和板块异动 中利集团触及涨停

    今日走势:中利集团(002309)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5次。异动原因揭秘:1、公司与天润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联播8分钟谈这件大事!碳中和龙头呼之欲出 业绩最牛预增13倍!

    碳中和题材卷土重来,7只概念股2021年业绩可期。要说3月什么题材最热,碳中和无疑是其中之一。从两会到“十四五”规划,“碳达峰”“碳中和”都成了热门词汇。

    人气牛股复牌一字跌停 67万手封单压顶!曾9天8板

    机构抱团股坍塌之后,炒小炒差的风气再起。曾被誉为“最惨庄股”仁东控股(002647)去年一度连拉14个跌停,但随着白马股“失宠”,仁东控股近期再度被炒,九天八板后被监管...

    早知道:2021年3月16号热点概念与题前瞻【附股】

    周一上证指数低开跌破关键点3444点后加速下行,全天低位运行,创业板权重股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大跌导致创业板指数重挫,大小票分化严重,个股涨少跌多。

    早知道:2021年3月15号热点概念与题前瞻【附股】

    周五沪指小幅高开后跳水下行,在盘前提示的日内时间窗10点30分左右企稳,之后一路震荡上行。

    推荐阅读